上了大学还是要为了成绩去学习吗,我学习和选择本专业的初衷不是这样子的吧……刚刚知乎刷着刷着就开始想。感觉一切都只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,我高中的时候最讨厌的不就是应试教育吗。不就是为了喜欢,可以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才是我想要的吗,为什么大学了反而在功名利禄里面越陷越深。那种理解和探索的热忱好像都消失了,想着为了考试狂看视频课,一直做题的行为,想起来就感觉很不舒服。但是好像为了热爱一直去思考,去磨某一个点,进度就会特别慢。感觉自己最近有点陷入死读书的胡同里面了,这保研保得好久没摸过我的键盘了。

真的是为了摆脱那种无休止的考试和选拔,才喜欢这个主动思考性特别强的专业,可真正迈进大门,又开始迷茫和内耗,终究是太浮躁了。

除去像大学物理这样的公选课,离散数学,Java这些本身应该是对专业很有基础帮助的课程,但是为什么偏偏上课上成了只为做题和考试的感觉。我到底应该怎么学,并不想为了拿到一个保研名额丧失了真正应该有的技术能力,包括但不限于编程能力,知识点的整体把握能力,对理论的思考能力,还有最原始的那一份热爱。

我主观感觉还是要多理解吧,理解到位了做题自然都会了,把东西学死是没有出路的。

但是话又说回来了,国内高校感觉都面临者基础本科生教育的问题,那怎么样才能学得向脉络越来越清晰,整体结构越来越完整,理解越来越深刻呢。更多还是靠自己愿意主动去学,去找东西理解吧。写着写着又想到之前某学长无意间的一个提问,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看速成课呢。不是说批判速成课好不好,只是觉得这个问句引人深思。

UKFC是对的,让我接触到了这些不同的领域,起码开始思考这些问题,感觉连这些都不知道只是一知半解得去考试,还是幸运的吧。